各县(区)审计局,市局各处(室、中心):
《宿迁市审计机关2022年法治建设工作要点》已经局党组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宿迁市审计局
2021年6月29日
(此件公开发布)
宿迁市审计机关2022年法治建设工作要点
2022年全市审计机关法治建设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和市委六届二次全会精神,以“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为使命,以保障“四化”同步集成改革为重点,加快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为谱写“强富美高”新宿迁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提供有力的审计保障。
一、依法规范履行审计监督职能
(一)扎实做好政策落实情况跟踪审计。以推动党中央、省、市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重点关注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运行、盘活财政存量资金、保障和改善民生、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优化营商环境等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同时,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化解情况及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经营管理、风险防范审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政策措施落实情况专项审计调查,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审计等列为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事项,其他审计项目也要把本领域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作为重点审计内容。(责任单位:市局业务处室,各县区审计局)
(二)扎实做好财政审计。以增强预算执行和财政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为目标,重点安排本级预算执行及决算草案审计、本级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化解情况及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经营管理、风险防范审计、税收征管审计,推动财政政策更加精准、可持续,提升财政政策效能,提高公共资金使用绩效,防范化解债务风险。(责任单位:市局业务处室,各县区审计局)
(三)扎实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和资源环境审计。组织开展市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坚持以任中审计为主,党政同审,同时,对1个地区2名领导干部同步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加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与政策跟踪审计、财政审计、专项审计的统筹融合,融合事项审计按统一要求实施。在经济责任审计中把相关重大决策是否遵守决策程序制度、做到依法决策作为审计的重要内容之一。(责任单位:市局业务处室,各县区审计局)
(四)扎实做好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组织开展全市水环境治理及生活污水处理PPP项目建设、运营情况专项审计调查,揭示关键性风险因素,促进项目规范建设和有效运行。对市第一高级中学建设项目,市洋河大道、北京路、徐淮路、迎宾大道等快速化改造工程,宿连航道(京杭运河至盐河段)工程,市民活动中心建设项目,市黄河故道文化公园(古黄河风光带)建设项目等开展跟踪审计,推进提高投资绩效。县(区)审计机关要进一步规范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工作,提高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质量,有效防范固定资产投资审计风险。(责任单位:市局业务处室,各县区审计局)
(五)扎实做好民生审计。组织开展全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政策措施落实情况专项审计调查、全市2019—2021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专项审计调查、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审计、就业和失业保险审计、市民丰农村商业银行风险防范情况专项审计调查。(责任单位:市局业务处室,各县区审计局)
(六)扎实做好国企审计。重点关注国企改革,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制定、执行及效果,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及内控制度的建立、运行及效果,资产负债损益真实合法效益,科技创新、节能减排、风险管控、境外资产管理等情况,推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促进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组织开展全市国有企业担保和借款情况专项审计调查,以规范和加强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和完整为目标,促进国有企业防范风险,保障国有企业平稳健康发展。(责任单位:市局业务处室,各县区审计局)
二、完善审计制度规范体系
(七)加强审计规范性文件制定管理工作。严格依法制定审计规范性文件,全面落实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和备案制度。认真做好行政规范性文件动态清理和后评估工作。(责任单位:市局办公室、法规与审理处,各县区审计局)
(八)及时清理修订现行审计业务管理制度。根据审计法及配套的审计法规规章修订情况,对审计业务制度进行修改完善,确保审计法新规定新要求落实到审计工作中。市审计局修订完善审计事项移送处理管理制度,按要求制定审核复核审理工作办法。(责任单位:市局法规与审理处,各县区审计局)
三、推进依法科学民主决策
(九)全面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目录管理。贯彻落实国务院《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和《江苏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实施办法》《宿迁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实施办法》等规定,结合审计职责权限和工作实际,合理确定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年度目录,按照要求推进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扩容。(责任单位:市局办公室,各县区审计局)
(十)提高重大行政决策科学民主水平。按照要求推动决策咨询论证专家库建设,对决策事项的必要性、可行性、科学性组织开展专家论证。重大行政决策的实施可能对社会稳定、公共安全等方面造成不利影响的,通过舆情跟踪、重点走访、会商分析等方式或者委托专业机构、社会组织等第三方深入开展风险评估。加强决策过程记录和材料归档工作,及时将召开座谈会、听取公众意见、集体讨论决定等履行决策程序形成的记录等材料完整归档保存。(责任单位:市局办公室,各县区审计局)
(十一)加强重大行政决策的执行和后评估。进一步完善行政决策执行机制,决策时应当明确执行主体、执行时限、执行反馈等内容。依法推进决策后评估工作,将决策后评估结果作为调整重大行政决策的重要依据。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和责任倒查机制。(责任单位:市局办公室,各县区审计局)
四、完善审计执法工作机制
(十二)推进审计执法规范化建设。修订完善审计机关权力清单,根据审计法及配套的审计法规规章修订情况、上级审计机关权力清单,及时动态调整全市审计机关权力清单。严格依照法定职责、权限和程序开展审计监督。结合审计工作实际,全面贯彻落实新修订行政处罚法,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根据上级审计机关和市司法局的要求,加强审计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和专业培训。建立审计案例指导制度,组织优秀审计项目演示观摩,开展审计人员旁听庭审等活动,年内实现审计人员旁听庭审1次以上,强化以案释法。(责任单位:市局法规与审理处、各业务处室,各县区审计局)
(十三)加强与其他部门沟通协作。强化信息沟通,加强与纪检监察、巡察、组织人事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对审计发现的违纪违法问题线索或其他事项,依法及时移送有关部门和单位,进一步放大监督效应,提升监督效能。(责任单位:市局法规与审理处、机关党委、经审处、各业务处室,各县区审计局)
(十四)不断改进审计执法方式。充分运用“金审三期”,推进审计工作数字化。建立与信息化相适应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防范审计风险。(责任单位:市局各业务处室、法规与审理处,各县区审计局)
五、促进社会矛盾纠纷化解
(十五)落实信访工作制度。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信访工作条例》和《江苏省信访条例》,强化信访工作的法治化导向,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规范信访工作程序,认真处理信访事项,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责任单位:市局办公室,各县区审计局)
(十六)规范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积极配合本级政府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履行职责,做好行政复议决定贯彻执行和行政复议意见书、建议书落实反馈工作。认真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认真做好司法建议、检察建议落实和反馈工作。(责任单位:市局法规与审理处,各县区审计局)
六、加强审计权力监督制约
(十七)强化审计权力监督。严格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强化审计质量全过程控制,严格落实分级质量控制责任。制定宿迁市审计机关审计业务质量检查办法,强化对县区审计机关审计业务质量的检查和考核。加强审计机关内部审计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强化对审计人员遵守法律和执行职务情况的监督。(责任单位:市局办公室、机关党委、法规与审理处、经济责任审计处,各县区审计局)
(十八)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加强政务公开制度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做到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全部公开到位,全面提升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办理工作质量,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合理信息需求。(责任单位:市局办公室,各县区审计局)
(十九)自觉接受各类监督。认真执行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报告审计工作制度,及时研究办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的建议和提案。自觉接受各级党委政府的法治督查和执法监督,自觉接受纪检监察机关监督。健全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机制,依法及时调查处理违法审计行为。聘请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担任特约审计员。(责任单位:市局办公室、机关党委、法规与审理处,各县区审计局)
(二十)发挥政府诚信建设示范作用。推进审计机关诚信建设,在政府采购等市场交易领域诚实守信,严格履行各项约定义务,在政府诚信建设工作中作出表率。推进政府合同管理规范化,严格履行政府合同合法性审查。(责任单位:市局办公室、法规与审理处,各县区审计局)
七、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
(二十一)持续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把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党组中心组学习重点内容,作为审计机关党员干部学习培训课程,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入脑入心、走深走实。(责任单位:市局机关党委、法规与审理处,各县区审计局)
(二十二)深入宣传宪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结合“12·4”国家宪法日、民法典宣传月、行业宣传日、法律颁布实施纪念日等时间节点,组织开展宪法、民法典等专题普法活动,推动全社会增强法治意识。(责任单位:市局法规与审理处、办公室,各县区审计局)
(二十三)突出学习宣传新修订审计法。开展新修订审计法学习培训,注重运用审计机关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电子显示屏等宣传载体,定期推送有关新修订审计法的相关知识,引导审计人员准确把握新修订审计法的精神实质和工作要求,提高审计工作法治化、规范化水平。积极利用审计进点会、现场审计、工作座谈、实地查勘、调查了解、交换意见、反馈问题等时机,向被审计单位宣传新修订审计法的相关规定和要求,督促被审计单位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依法配合审计工作,落实审计整改责任,营造良好的审计环境。(责任单位:市局各业务处室、办公室、法规与审理处,各县区审计局)
八、不断完善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机制
(二十四)加强党对审计法治建设的领导。市、县审计机关主要负责人要把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与贯彻落实《江苏省审计机关法治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相结合,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责任,将其作为重要工作定期部署推进、抓实抓好,并将履行推进审计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列入年终述职内容。(责任单位:市局办公室、机关党委、法规与审理处,各县区审计局)
(二十五)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制度。每年3月1日前向本级党委、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报告上一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并通过审计机关门户网站等渠道向社会公开。审计法治建设情况作为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责任单位:市局法规与审理处,各县区审计局)
(二十六)全面提升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抓住“关键少数”,深入推进领导干部学法常态化,领导班子每年应当参加2期以上法治专题讲座。健全审计工作人员日常学法制度,制定审计机关工作人员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加强审计人员法治培训,不断提升法治思维和依法审计能力。(责任单位:市局机关党委、法规与审理处,各县区审计局)
(二十七)加强法治建设力量。加强审计机关法治机构建设,保障与其职责任务相适应的人员力量和工作经费,着力提升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能力。加强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队伍建设,提高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参与重大决策等涉法事务的质效,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作用。(责任单位:市局机关党委、办公室、法规与审理处,各县区审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