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审计局:“3+”推动“强研究、提质效”行动取得实效
- 发布日期:
2025-02-20 - 来源:
- 访问量:1
去年以来,市审计局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和全省审计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把“强研究、提质效”作为审计工作重点,探索“3+”模式,更好发挥审计独特性作用。
“党建+业务”融合推进,强化审计研究。一是深化支部活动与审计业务融合。将研究型审计理念贯穿支部活动和业务活动始终,用好党员“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等活动载体,结合年度审计项目,组织党员讲政策、讲业务,定期组织审计项目头脑风暴,畅谈研究型审计的思路、方法、路径,提高党员把握大局的能力。定期在党建阵地公示审计进度和审计成果,激励党员比学赶超、奋勇争先。二是强化临时党支部制度落实。在外出审计组设置临时党支部,动员党员在“挑大梁、提质效、做示范”上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依托支部活动开展审计研讨,加大对政策法规、审计对象和审计方法的研究,切实提升审计质量。三是探索课题式推进项目机制。将研究课题贯穿审计项目始终,明确课题内容、进度和成果,积极组织审计干部积极参加省审计厅、审计学会等组织的征文以及省、市社科联课题申报活动,提振党员审计干部深化研究热情。3篇调研成果入选全省审计机关优秀调研报告,1篇调研成果荣获2024年度全市机关党建课题研究一等奖。
“帮带+套餐”定制服务,完善成长链条。一是完善“以老带新”机制。积极发挥师徒结对帮带作用,为每名新进人员配备1名思政导师和1名业务导师,在审计工作全过程中进行指导,特别是在深化审计研究方面,制定目标、明确方法,助力快速成长。二是定制“成长套餐”计划。针对每名党员实际尤其是年轻党员,提供个性化的成长套餐,让他们担任项目主审,制定审计项目创优目标等,鼓励审计干部参加计算机中级考试、高级职称评审、学历层次提升等,及时“搭台子”、适度“压担子”、积极“铺路子”,齐心协力推进审计成果。三是搭建“课堂讲堂”载体。积极推进审计大课堂和微讲堂,邀请业内大咖、专家学者面向全体审计人员进行专题讲座,围绕审计过程的具体问题和经验做法进行小范围交流,2024年度开展大课堂、微课堂10余场次。
“激励+督促”双管齐下,推动干事创业。一是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将研究型审计纳入考核范围,鼓励审计干部开展研究型审计,特别是加大对层次高、影响大研究成果的重视程度,拉开考核分数,形成导向作用。二是加大鼓励激励机制落实。深入落实《关于鼓励激励审计人员改革创新争先创优多作贡献的实施意见》,鼓励激励审计人员改革创新,加大对取得突出研究型审计成绩党员的选拔任用、评先评优、培育培养和关心关爱力度,推动党员担当作为、多做贡献。三是强化监督检查。加大党员监督检查,定期开展纪律制度执行明察暗访、审计现场纪律巡查和廉政回访,强化干部职工负面清单管理办法落实等,以过硬作风提升审计质效。(舒文淼)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